爱粮兴粮节粮 南阳巾帼有担当
时间:2023-09-19 10:26:00 来源: 点击:
 
  
 
  南阳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农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工程河南粮食生产核心主产区,素有“中州粮仓”美誉。正常年景粮食产量140亿斤以上,约占全国的1%、全省的10%,其中小麦产量约占全国的2.5%、全省的10%,肩负着保障全省乃至全国粮食安全的重任。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爱粮兴粮节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南阳人的光荣传统,更离不开妇女和家庭的广泛参与。南阳广大妇女和家庭正争做爱粮兴粮节粮的践行者、推动者、倡导者,积极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为端牢中国人的饭碗贡献着巾帼力量。
  
  “种子妈妈”李晓丽 把好种子、好技术奉献给农民
  
  
  
  众所周知,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不管是从农民增产增收的角度讲,还是从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角度讲,种子都发挥着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作用。邓州市种子技术服务站副站长李晓丽,是一名长期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试验、推广工作的基层科研人员,对待种子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呵护,精心培育,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种子妈妈”。
  
  一个新品种从育种到生产,再到推广种植,往往要经历10多年的“大浪淘沙”,从组合配制、世代选择到品系鉴定、比较试验,再到参加各级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往往需要从上万个单株、数千个品系中才能选育出一个新品种。为此,种子站除了邓州之外,还在新疆、海南等地承包土地,进行新品种的试验、选育。李晓丽从参加工作那时起就东奔西跑,南征北战。2011年至2019年,李晓丽穿梭于海南育种基地、新疆育种基地之间;为了节省费用,李晓丽和她的同事们开着面包车,装满繁殖材料和生活用品,起早摸黑,到达目的地后第一时间赶往试验田,去看望那里她亲手种植的玉米、花生,精心开展去雄、授粉、记载和收获……
  
  回首一路走来的艰辛,李晓丽感慨颇多,和袁隆平前辈的相遇,是她一辈子难以忘怀的事情。那是在海南从事新品种试验期间,也是李晓丽的种子事业处在低谷的时候,她和袁老不期而遇了。袁老在听了李晓丽的故事后,对她说:“你的爱好是育种。你有这个爱好就会产生信念,就会滋生力量,只要坚持下去,你早晚一定会取得重大成绩的!”许多年来,袁老的话一直回响在李晓丽的耳边,激励着、鼓舞着她负重前行,努力拼搏,排除一切困难做好种子事业……
  
  经过20多年的沉淀与坚持,李晓丽带领她的团队,创造出了一批农作物的新品系(组合),培育出先麦22、育麦8号等国审省审新品种21个,丰富了我国农作物的品种资源和基因库,促进了新品种的更新换代步伐。她带领的团队自主创新选育的先麦系列品种在黄淮流域、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得到大面积示范推广,2022年亩产达到1300~1500斤,仅此一个品种就可使农民亩均增收300~500元。为了充分发挥新品种的增产增收潜力,李晓丽在选育新品种的同时,还着重加强了良种繁育和与之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为新品种的示范应用提供技术支撑。通过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应用带动农民增产增收,使全市农业生产每年增加经济效益近千万元。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李晓丽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十大科技人才、河南服务三农创新人物、南阳市劳模、南阳市新品种试验先进工作者、南阳市种子技术服务先进工作者。
  
  高级农艺师赵霞 发展种植合作社,带动乡邻致富
  
 
  
  2011年12月,赵霞成立了新野县淯湍小麦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小麦、谷子、玉米等粮食作物。合作社现有员工126名,其中女性员工92名,女性技术人员19名,入社农户309户,流转、托管土地4534亩,辐射带动周边3个乡镇2800多户农户搞农业种植。
  
  2017年3月,为解决农村留守妇女,特别是贫困家庭妇女的就业问题,赵霞成立了“新野县地保姆农事服务队”,主要服务乡镇农作物的播种、育苗、定植、除草、打药、采收等工作。加入服务队的妇女,农闲时可参加服务队组织的务工,年平均收入5000元。
  
  对于没有加入合作社的村民,如需要帮助,赵霞也全力以赴。村里一个留守妇女种的几亩小麦枯萎发黄,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赵霞。赵霞二话没说和她一起到地里察看,诊断小麦得了根茎腐病,需要尽快打药。在赵霞的指导下,那名留守妇女连续给小麦打了3遍药后,小麦奇迹般地返青了。当年,她的小麦获得丰收,亩产达到1200斤。
  
  如今,农村的男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村里留守的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留守妇女就成了种地的主力军,而她们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掌握的农业技术也不全面。针对这种情况,赵霞采取多种培训形式,提高她们的技能:举办培训班,每年在农闲时召集周边妇女,邀请市农科院和新野县农业农村局的专家,讲解小麦、谷子、玉米、花生等主要作物的种植技术;召开现场会,对小麦条锈病、花生白绢病等病害的防治进行讲解,现场示范,手把手教农户如何操作;编写简明扼要且通俗易懂的小册子、宣传单页,在村部、学校、主要路口张贴,或在田间地头发放给农户;建设示范点,搞好技术推广服务,再以点带面,提高周边村农户的粮食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2021年,赵霞取得高级农艺师资格,成为新野县唯一一名农民高级农艺师。这一年,赵霞的小麦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河南省“巧媳妇”创业就业工程示范基地。
  
  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王贺先 “种粮农民有钱挣!”
  
  
  
  “‘种粮农民有钱挣’!近年来,种植效益逐步增长,平均年毛收入达到60万元。”今年58岁的王贺先是邓州市十林镇景营村党支部书记,也是种粮大户和爱粮节粮的传播者,多次获得邓州市“三八红旗手”“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邓州市五一劳动模范”“南阳市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等荣誉称号。
  
  自2005年以来,王贺先通过科学化、规模化种植,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质量。2009年,王贺先成立了邓州市和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对传统种植的方式进行“变革”。2014年至2018年,合作社租赁土地近千亩,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2018年至今,通过土地流转租赁土地560余亩,进行果树、蔬菜、旱稻、小麦、花生、玉米等多种作物的种植,种植效益逐步增长,平均年毛收入达到60万元。
  
  作为村干部,王贺先不但自己干,还带动本村有能力的群众积极承包百亩以上的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也为本村及邻村的空闲劳动力尤其是脱贫户提供务工机会,使他们年收入增收5000元以上。
  
  十佳村党支部书记翟春艳 线上线下齐发力 村民收益有保障
  
  
  
  唐河县滨河街道王庄村党支部书记翟春艳深刻认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切身扛稳扛牢重任,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在王庄村形成了兴粮节粮爱粮惜粮的浓厚氛围。
  
  翟春艳流转土地3600亩,种植小麦、高粱、红薯等主要粮食作物,创建了土地合作社、劳务合作社,注册了王庄岁耕商标,把优质的小米、石磨面、红薯等进行统一包装,进行线上线下销售,涌现出了红薯哥“李书强”“潘国营”电商销售龙头企业。
  
  2022年,王庄村被授予“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河南省一村一品示范村”,翟春艳荣获南阳市十佳村党支部书记、南阳市道德模范敬业奉献个人、河南省廉洁最美家庭等荣誉。
  
  “南阳鸥姐”郑海鸥 深加工为黄金梨产业注入新动能
  
  
  
  现代技术指导传统农业,让农民种地更踏实。
  
  2014年,郑海鸥到方城县博望黄金梨专业合作社担任监事,创办南阳鸥姐田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科学管理体系,使黄金梨在产量、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2020年,郑海鸥创办年产600吨的梨膏加工厂,主要以卖相不好以及个头比较小的果子为原料加工梨膏。近几年,郑海鸥给广州、深圳、上海、北京、南京等地的大型生鲜配送公司供应黄金梨,还建设电商储藏保鲜库、电商加工包装车间、直播平台,为群众解决销售难题。2014年至今,从每天寥寥几单发货量,到黄金梨成熟时日发3万单,为黄金梨打开了销路。
  
  回乡创业的90后姑娘乔鑫 红薯成农民增收“大产业”
  
  
  
  1992年出生的乔鑫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唐河县城郊乡党坡村,跟随父亲一起创业。
  
  2016年,乔鑫成立唐河县万担粮农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十几个红薯新品种进行试验种植,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红薯品种进行规模化种植。在合作社规模种植的带领下,村民也纷纷加入了红薯种植行业,合作社为村民提供优质红薯种苗、管理技术,并回收红薯。一体化服务提高了大家的种植积极性,现在合作社自有红薯种植基地1600亩,带动附近村民种植5800亩,建有大型红薯储存窖5座,可储存500万斤红薯,注册商标‘万亩公社’,并且入驻网络平台进行销售,网店年销售额1300万元,总销售额2800万元。
  
  农业生产服务工作者刘鹏 田间地头服务农业生产
  
  
  
  1995年,大学毕业后,刘鹏被分配到市农业农村局,从事农业生产服务工作。爱粮惜粮节粮增粮,是她奋斗的目标,越是灾害天气,越要到田间调查开展指导工作。27年来,在全市夏粮、秋粮防灾减灾生产中,她充分发挥技术骨干攻坚作用,为扛稳粮食安全贡献巾帼力量。
  
  当好种粮参谋助手,不论严寒酷暑,刘鹏深入田间地头,从播种到收获,加强农情监测,搜集第一手真实信息,制订科学防灾减灾技术意见下发内部明电,指导各地加大田间管理力度,争取提高产量。通过微信公众号、农企结合微信群等方式开展增粮技术服务,带动全市粮食生产管理水平提高。推进粮食持续发展,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适时引导种植调整,结合生产实际编制《南阳市吨粮田技术集成》,提出了南阳市加快推进吨粮田建设的意见等,促进我市粮食产量实现大幅提升。
  
  “最美农业人”唐道丽 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大学毕业后,社旗县郝寨镇石桥村80后女孩唐道丽选择了回村种地,作一位“新农人”。
  
  2014年9月19日,唐道丽成立了南阳市社旗县沃野农机专业合作社,用实际行动走出了一条“土里淘金”的为国种粮、助农增收之路。几年来,她共流转耕地8600余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今年,合作社种植的小麦平均亩产达到1350斤,亩效益达到2065元,创下近年来的新高。
  
  合作社成立以来,为本地农民提供粮食生产性社会化服务,架起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桥梁。既帮农民种好了粮食,又解放了更多农户放心外出打工,获得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先进单位”“南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巾帼创业脱贫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被市妇联命名为“巧媳妇”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唐道丽也荣获中国农民丰收节“最美农业人”“粮安之星”等称号。
  
  “兴粮节粮巧媳妇”吕新红 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
  
  
  
  “粮食就是生命,珍惜粮食就是珍惜生命。”这是吕新红常常在饭桌上说的一句话,她认为现在虽然日子富足了,节约粮食仍然是每个家庭都应该遵守的美德。
  
  吕新红是淅川县金阳光家庭农场负责人,她深知粮食来之不易。在农场发展初期,她经常参加农业培训,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考察,帮助农民选择适宜的种植品牌,联系农业专家和相关人员到农田为农户解决病虫害问题。生活中,她严格要求家庭每位成员珍惜粮食,杜绝浪费,呼吁周围群众和公司职工,要合理消费,坚决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传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共同为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Copyright?2023 南阳市妇女联合会 All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南阳网豫ICP备13023795号